有一种果蔬上的害虫特别难打,果农、菜农朋友们都对它深恶痛绝,它就是害群之马——蓟马。蓟马成虫、若虫取食作物的幼嫩的部位,包括嫩梢、嫩叶、花器和幼果。作物的幼嫩组织一旦受到损伤,便会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造成作物卷叶、畸形花,严重时落果,商品性降低。
有一种果蔬上的害虫特别难打,果农、菜农朋友们都对它深恶痛绝,它就是“害群之马”——蓟马。
图1.辣椒蓟马(图片来源:www.insectimages)
蓟马不是马,却是“害群之马”
蓟马成虫、若虫取食作物的幼嫩的部位,包括嫩梢、嫩叶、花器和幼果。作物的幼嫩组织一旦受到损伤,便会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造成作物卷叶、畸形花,严重时落果,商品性降低。
图2.柑橘花被蓟马危害后,幼果上形成伤疤(图片来源:www.insectimages)
蓟马生活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它和蚜虫一样,都可以孤雌生殖。在高温、干旱的季节,蓟马繁殖特别快。
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暖的地区,蓟马已经成为最令人头疼的一种害虫。例如在像豆角、茄类、辣椒等作物上的蓟马,种类繁杂,抗性极强,用常规的噻虫嗪、吡虫啉等药物都很难防治。
目前,农业部登记的防治蓟马的产品有296个,以噻虫嗪(81个)、啶虫脒(41个)、吡虫啉(23个)、甲维盐(26个)为主,复配制剂有65个(见下表)。
图3.数据来源于中国农药信息网,截止2020年10月9日
在农业生产中,防治蓟马主要有以下手段:
(1)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趋蓝光的习性,在田间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对于爬蔓作物,可将蓝色粘虫板悬挂于植株的中上部位进行防治;较矮的作物粘虫板可略高于植株。
(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东亚小花蝽或苦参碱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防治蓟马最主要的方式。目前登记的药剂主要包括:
仿生物农药琦蓟。化学药剂虫螨腈、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啶虫脒、呋虫胺、溴氰虫酰胺、噻虫嗪、杀虫环、溴氰虫酰胺、噻虫嗪、联苯菊酯·虫螨腈,多杀霉素、噻虫嗪、啶虫脒、虫螨·噻虫嗪、吡虫啉·虫螨腈等药剂。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防效高达90%
市场上销售的蓟马产品同质化严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想要解决这个“害群之马”,非常棘手。今天尚采农业杀虫剂小编给大家推荐一种新的防治蓟马的方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药后24小时的防效高达90%!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可以防止和减缓化学抗性产生,从根本上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改善和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