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经历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这段时间,春雨润物,初芽萌生,东风解冻,万物复苏,柑橘也渐渐萌芽、开花,这个时期对初生的花芽危害最大、也最容易忽视的柑橘病害要属灰霉病了。
2-3月经历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这段时间,春雨润物,初芽萌生,东风解冻,万物复苏,柑橘也渐渐萌芽、开花,这个时期对初生的花芽危害最大、也最容易忽视的柑橘病害要属灰霉病了。
灰霉病是什么?
灰霉病是在低温和高湿度条件下容易发生的疾病,灰霉病病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它可以附着在土壤,植物和其他载体上并在其中存活,并可以通过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在环境中传播,一旦条件合适,可以迅速感染。
柑橘灰霉病、葡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草莓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韭菜灰霉病…不论是哪一种类果蔬上的灰霉病,都不易防治。柑橘灰霉病主要危害花瓣、嫩叶、幼果和枝条等,若是不采取有效措施,轻则花朵发霉脱落、幼果生成病斑,降低座果率、影响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
当花瓣被灰葡萄孢感染时,它们会产生像小点一样的水渍,这些水渍会迅速扩展为黄棕色病斑,导致花瓣腐烂并长出灰黄色或灰棕色的霉菌层。随着花瓣的枯萎,褐色,水渍,腐烂的花瓣继续增加。腐烂的花瓣通常不容易干燥和脱落,有些粘在萼片上,有些则粘在幼果上,或包裹幼果,这会长很多霉菌。
当发病的花瓣与嫩叶、幼果或有伤口的小枝接触时,则可使其发病。嫩叶上的病斑在潮湿天气时,呈水渍状软腐,干燥时病斑呈淡黄褐色,半透明。
染病的幼果表面生有黑褐色、大小不等、略凹陷的小斑点或斑块。果实病部变褐软腐,上生鼠灰色密结霉层,失水后干枯变硬,有霉味。严重时,病菌蔓及萼片和果柄,致使幼果脱落。随着幼果膨大,受感染而未脱落的幼果在感染处形成颗粒状、脊状或块状等大小形状不一的凸起,凸起组织表面几层细胞木栓化,呈灰白色、褐色至红褐色,或褐色和灰白色相间的斑块。
随着果实的进一步膨大,凸起处的膨大因表皮细胞木栓化而受阻,凸起逐渐被拉平,致使在果实成熟时,疤痕处因木栓化表皮下的细胞生长受阻,而微微凹陷,疤痕处表面粗糙,常伴有细微裂纹。
如何控制柑橘灰霉病
预防是应对灰霉病发生的最好方法,如果灰霉病发生后再考虑药剂防治,往往已经晚了。因此,柑桔园的主要工作应当加强果园管理,通风和降低果园湿度; 其次园区要做好冬季清理花园的工作,剪掉患病的树枝并及时焚烧。当开花期到来时,您可以手动去除病花。然后,当柑桔花约为2/3时,请确保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及时摇花,将花瓣与幼果分开,避免积累,并摇掉发霉的花瓣和幼果,这样可以 大大降低了发病率。
最后,在开花前后结合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在开花前使用内吸、渗透性强的灰大师等进行预防。建议在叶2/3,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等以及下雨前后使用杀菌剂如吡唑醚菌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