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害玉米的主要蓟马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均属于缨翅目,前两种属于蓟马科,管稻蓟马属于管蓟马科。在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希望农民朋友能够认识到玉米蓟马,并做好玉米蓟马的防治工作
玉米蓟马是黄淮海夏玉米区的主要害虫,已成为该地区夏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玉米蓟马主要发生在夏季的6月中下旬和7月。夏季的干旱天气对蓟马造成严重危害。希望农民朋友能够认识到玉米蓟马,并做好玉米蓟马的防治工作。
我国危害玉米的主要蓟马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均属于缨翅目,前两种属于蓟马科,管稻蓟马属于管蓟马科。在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
玉米蓟马的症状:
蓟马主要危害玉米的心叶,同时释放粘液,阻止心叶扩散。随着玉米的生长,玉米的核心叶子形成一个“鞭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产量将会降低甚至被切断。
成虫移动缓慢,通常对另一侧造成伤害,导致不连续的银白色食物条纹伴随着昆虫粪便污渍,以及叶子前表面相应部分的黄色条纹。成虫在取食地叶肉产卵,从光的角度可以看到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点。大部分伤害从下到上集中在第二到第四或第二到第六片叶子上。即使长出新叶,它们也很少会变成新叶造成伤害。
玉米蓟马的发生规律:
在春天,黄蓟马首先繁殖并破坏小麦等作物,然后其中一种逐渐转变为春玉米细菌。由于小麦面积大,春玉米和中熟玉米的虫源主要来自小麦。
一般从5月底到6月初,小麦和春玉米有一个若虫高峰期,6月中旬小麦、春玉米和中季玉米有一个成虫高峰期,6月下旬有一个若虫高峰期,7月初春玉米、中季玉米和夏玉米有一个成虫高峰期。因此,这些峰值的出现需要根据害虫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玉米蓟马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玉米蓟马的发生和危害与降雨量密切相关,而与温度无关。干旱有利于玉米蓟马的发生。降雨能极大地抑制人口增长,促进玉米生长。其良好的补偿效果可以减少损失。
玉米蓟马的发生与田间小气候有关。在小麦覆盖的玉米田中,玉米蓟马在沟渠、道路和沟渠沿线的干燥通风地区发生率相对较高,而玉米蓟马在麦垄湿润地区发生率相对较低。杂草是蓟马的中间宿主。杂草丛生的田地,或靠近地面杂草的玉米,会有大量的昆虫,并遭受严重的损害。
玉米蓟马的防治措施:
1.在间苗和定苗时,应注意清除虫苗,并把堆肥带出田间,以减少蓟马的传播。
2.对于已经形成“鞭状”的玉米幼苗,锥子可以从鞭状叶的基部插入,并从中部张开,以恢复心叶的正常生长。
3.及时灌溉施肥,避免干旱,加强管理,促进玉米幼苗早期生长,营造不利于蓟马生存的小田间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蓟马的危害。
4.蓟马有很强的蓝色倾向,可以在田里挂一块蓝色的板来诱捕和杀死成虫。
5.玉米出苗后尽早喷洒杀虫剂是防治蓟马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应注意将杀虫剂喷入玉米的心叶。琦蓟、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可以被选用。这些药剂见效快,持续时间长。然而,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时必须遵循农药轮换的原则。
如果蓟马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其他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目前在防治时应用较多的农药为琦蓟和噻虫嗪(国产、进口均可),葡马专用杀虫剂葡袭(成分为苯氧威+溴虫氰+唑虫酰胺)。
注意:
1.蓟马在白天和晚上出现。最好在早上或晚上用药。
2.由于蓟马繁殖速度极快,应提前进行防治。如果错过了适当的防治期,剂量大,效果不好。
3.喷雾控制应全面细致,蓟马大多栖息在植物的中下部和地面,喷雾时最好喷洒在植物的这些部位。在玉米苗期喷洒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不得喷洒含有有机磷成分的农药,以免造成农药损害。
4.玉米蓟马的发生具有世代重叠严重、大量昆虫为害严重的特点。此外,葡马虫虫体更小,新孵化的若虫像针尖一样小,这一点没有被注意到。农民有时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引起了争议,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