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纹枯病呢?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入侵茎秆和穗部,一般受害轻的减产5~10%,重者减产50~70%。纹枯病防治用什么药剂比较有效果呢?
如何控制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侵害茎秆和穗部,通常轻度损害产量降低5〜10%,重度损害降低50〜70%。 纹枯病用哪种杀菌剂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纹枯病呢?
一、病株症状
苗期发病:从基部开始出现白色菌丝(接种条件下),逐渐往上延伸,造成“串顶”。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型病斑,叶鞘病斑与叶片病斑相似。
叶片发病:叶片早枯,可能导致植株不能正常抽穗,即使抽穗,瘪谷增加,整株枯死,或造成“串顶”。
湿度大时,病部长有白色蛛丝状菌丝及扁球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菌核(菌核初期为白色,后转为浅黄色、黄色、褐色),菌核以少量菌丝连于表面。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打捞菌核,减少细菌来源。 每个季节都必须大面积打捞,并将其带出田外进行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充分施用基肥,追肥早施,不局部施氮肥,加磷钾肥。
(3)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4)选择优良品种,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保持湿度,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
(5)合理密植,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与水稻种群大小密切相关; 群体越大,疾病越严重。 因此,适当的稀疏种植可以降低田间的群体密度,提高植物之间的渗透性,降低田间的湿度,从而达到减少病害发生和防止倒伏的目的。
2、药物防治(提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喷施药物)
(1)市场上有许多控制纹枯病的杀菌农药,像己唑醇、戊唑醇等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非常有效。在水稻分蘖盛期水稻封行前(纹枯病暂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或在水稻分蘖末期即水稻封行后(纹枯病进入快速扩展期),将己唑醇和营养叶面肥混合使用,使用时,在早晨不露水的时候,在稻谷底部喷洒粗雾,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稻壳纹枯病的发生。
(2)井冈霉素与枯草芽孢杆菌或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如纹曲宁等药剂,持效期比井冈霉素长,可以选用。
注意:烯唑醇、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体内的赤霉素形成有影响,并且可以抑制水稻茎节拔长。但是在稻米上部的3个拔长节间拔长期使用这些杀菌农药,尤其是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这些节间的拔长,从而可能严重导致水稻抽穗差和出现包颈现象,其中烯唑醇等药制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根枯病_根腐病_枯萎病_蔓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克星--萎控
适用作物:
草莓:红根病*枯萎病
辣椒:枯萎病*立枯病*猝倒病*青枯病
西瓜:猝倒病*青枯病*立枯病*蔓枯病
黄瓜:立枯病*猝倒病
西红柿:枯萎病*立枯病*猝倒病*青枯病
芹菜: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
花卉苗木:枯萎病*根腐腐病*立枯病*猝倒病
大姜:腐霉根腐病*细菌性软腐病*枯病*茎基腐病*蒌腐病
大葱:猝倒病*根腐病
大蒜:根腐病*立枯病*软腐病
中药材:枯萎病*猝倒病*根腐病
白菜:猝倒病*立枯病*软腐病
茄子:立枯病*青枯病*猝倒病
棉花:黄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红根病
西葫芦:立枯病*桔枯萎病*蔓枯病
向日葵:枯菼病*腐霉根腐病*花腐病*茎腐病*叶腐病
烟草:枯萎病*猝倒病*立枯病*黑胫病
马铃薯:青枯病*茎腐病*环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