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花和芽虫害①蓝莓蚜螨防治的方法是在果实采收后每公顷喷施马拉硫膦0.62kg/1200L水溶液,6~8周后再喷施1次,或在果实采收后施用马拉硫膦油溶剂。②切根毛虫和尺蠖:在开花前施用1605即能有效控制
蓝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花和芽虫害
①蓝莓蚜螨
防治的方法是在果实采收后每公顷喷施马拉硫膦0.62kg/1200L水溶液,6~8周后再喷施1次,或在果实采收后施用马拉硫膦油溶剂。
②切根毛虫和尺蠖:在开花前施用1605即能有效控制。
③蔓越橘象甲:其防治主要是在叶芽放绿和花芽露白时喷施桂森。
(2)果实虫害
①蓝莓蛆虫:需要经常喷施杀虫剂。采用诱捕方法监测幼虫数量对确定喷药时间和次数有效。叶面或土壤喷施亚胺硫磷、马拉硫瞵和桂森对蓝莓蛆虫的控制效果较佳。
②李象虫:控制的方法是,在授粉之后,当果实发育到约0.4cm直径时,施用对硫磷。
③蔓越橘果蛆虫:对硫磷、桂森和亚胺硫磷对防治蔓越橘果蛆虫效果较好。
④樱桃果蛆虫:喷施对硫磷、亚胺硫磷可有效防治这一虫害。
(3)叶片虫害
叶蝉为棕灰色,楔形,体形约0.074cm。第一次喷施控制蓝莓果蛆虫的药剂可控制叶颤,但需要第二次喷施以控制第二代和第三代幼虫的发生。
叶螟和卷叶螟:喷施防治果实虫害的药剂即可有效防治叶螟和卷叶螟。
(4)茎干虫害
介壳虫:防治的方法是在芽萌发前喷施3%的油溶剂。
茎尖螟虫:喷施防治危害果实虫害的药剂可有效控制茎尖螟虫的成虫。
(5)僵果病
生产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地区选择降低僵果病危害。入冬前,清除果园内落叶、落果,烧毁或埋入地下,可有效降低僵果病的发生。春季开花前浅耕和土壤施用尿素也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使用药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生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早春喷施50%的尿素,可以控制僵果的最初阶段,开花前喷施20%的嗪胺灵可以控制第一次和第二次侵染,其效果可达90%以上。嗪胺灵是现在防治蓝莓僵果病最有效的杀菌剂。
(6)茎溃疡病和枝条枯萎病
防治的方法是,在休眠期修剪时,剪除并烧毁萎蔫和失色枝条,在夏季,将发病枝条剪至正常部位。园地选择上,尽可能避免早春晚霜危害地区,采用除草、灌水和施肥等措施促进枝条尽快成熟。喷施防治僵果病的药剂可以减轻茎干溃疡病的危害。
(7)蓝莓枯焦病毒
防治这一病害最佳方法是定植无病毒苗木,选择定植园时,确保该地及邻近园没有此类病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邻近蓝莓园种植的是抗病品种,虽无症状表现,但却可能感病,是性的病源。一旦发现植株受害,应该马上清除烧毁,并在3年内严格控制蚜虫,防止未来发病。
(8)蓝莓携带病毒病
防治最重要的措施是杜绝病株繁殖苗木。当在田间发现受害植株后,用杀虫剂望净严格控制蓝莓蚜虫,利用机械采收时,应对机械器具喷施杀虫剂,以防其携带病毒蚜虫向外传播。
(9)蓝莓叶片斑点病
防治此病的最佳方式是清除病株。利用杀虫剂,则使蜜蜂不能授粉,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蓝莓叶斑病的潜伏期为4年,因此,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利用ELISA酶联免疫技术可比较容易进行早期诊断。另外,在生产中控制放蜂也可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新建果园应离开感病果园至少2km2以上。
(10)花叶病、红色轮状斑点病
施用杀虫剂望净控制蚜虫和培育无病毒苗木可有效地控制该病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