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受害叶片变绿、变黄、枯萎,甚至整株死亡。此外,它还会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树叶和水果,导致煤污病的发生,降低产量的同时又降低蔬菜的商业价值。烟粉虱也能传播病毒性疾病。
首先,烟粉虱的有害症状
温室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受害叶片变绿、变黄、枯萎,甚至整株死亡。此外,它还会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树叶和水果,导致煤污病的发生,降低产量的同时又降低蔬菜的商业价值。烟粉虱也能传播病毒性疾病。
二、烟粉虱的生活习性
烟粉虱的个体发育经历了三个阶段:卵期、四龄若虫期和成虫期3个虫态,第四龄若虫期通常称为伪期。温室条件下,一年可发生10代以上,世代交替明显。烟粉虱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6-28℃。在此温度下,卵期一般为5天,若虫期约为15天,成虫寿命可达1-2个月,不同寄主植物的发育时间不同。烟粉虱在温室中越冬并继续为害。温室烟粉虱在中国北方冬季不能生存,通常在没有滞育和休眠的温室作物上继续繁殖。在第二年,当蔬菜幼苗被种植和移植时,它们被转移到温室或露地,或者当温室通风时它们被转移到露地。
第三,烟粉虱的寄主作物
烟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危害周期长,不仅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生长不良,而且传播各种病毒病,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多年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提出“三关”不仅能有效控制烟粉虱对温室室内蔬菜的季节性危害,而且能大大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尤其是夏秋季室外蔬菜的压力,提高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效果
首先,抓秋季育苗入棚关
在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烟粉虱不能在露天和保温条件差的温室中越冬。因此,在日光温室和双层温室中越冬的昆虫将是来年当地主要的昆虫来源。注意非虫苗或少数虫苗进入大棚是冬春季防治烟粉虱的重要措施。
苗木移栽期应注意三点:
首先用50目防虫网遮挡,育苗时用防虫网覆盖,并设置防虫网遮挡温室的出入口和通风口;
二是不在生产温室育苗,防止烟粉虱向种苗转移繁殖;
三在蔬菜苗进入大棚前对烟粉虱进行处理,以便进行药物移栽。
二是抓冬春压基数关
温室烟粉虱种群数量及危害控制。温室烟粉虱数量在冬季和早春较低。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不仅可以控制危害,还能有效降低基数,减轻夏秋季防控压力。
首先,棚子里挂着黄色的木板
利用烟粉虱对410 nm波长的趋光性,用黄色粘胶板诱捕并杀死成虫。悬挂密度为每亩20 ~ 30片,悬挂高度为植株冠层以上10 ~ 15厘米,随植株生长而增加。
第二,种植诱集和驱避植物
利用烟粉虱对苘麻、律草的喜好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大棚内种植一排苘麻或律草诱集烟粉虱,以吸引烟粉虱成虫产卵,可在春末夏初集中控制或根除。秋季在温室周围种植蓖麻或韭菜,控制烟粉虱向温室的转移。
第三是除去老叶子
烟粉虱的卵、若虫和蛹集中在蔬菜下部的老叶上。根据研究,当辣椒植株长到12片叶时,下部4片叶中的卵数占整个植株的85%以上。结合农艺措施,去除较低的老叶可以有效地减少鸡蛋。
第四是释放天敌
冬春季棚内烟粉虱数量较少时,可通过人工释放来控制烟粉虱或蚜虫的数量。初夏气温迅速上升,经过多代繁殖,棚内烟粉虱数量增加。掌握夏末夏初大棚内烟粉虱由内向外扩散的障碍是控制夏秋季烟粉虱种群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利用封闭棚的有利条件,做好棚内防治工作。
在揭膜前选用利奇时,抗性白粉虱/烟粉虱特效杀虫剂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5~7天第二次用药,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