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是近年来生姜区域的种植户比较头疼的问题,发病地块达10%~50%,一般会让生姜产量降低20%~50,重病地块达80%,严重影响生姜的品质和产量。大姜线虫最佳防治时间是几月份?大姜线虫用什么药效果好?一起来学习下吧
根结线虫是近年来生姜种植者头疼的问题,10%~50%的病地一般会使生姜减产20% ~ 50%,重病地块达80%,严重影响生姜的品质和产量。大姜线虫最佳防治时间是几月份?大姜线虫用什么药效果好?一起来学习下吧
根结线虫对生姜的危害
大姜癞皮病
大姜癞皮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俗称“姜疥”,发生在地下块茎中,从姜的第三个公平阶段(从姜的第一片真叶到有两个大侧枝的阶段,株高约35厘米,俗称“三枝”阶段)开始逐渐破坏,危及姜表皮的肉质和根系,使姜的须根和肉质根变粗变短,肉质根产生瘤状物,母姜基部出现皱纹突起,随着姜块分枝,表面形成突起并伴有裂纹斑。
大姜线虫危害症状:姜在田间表现为茎尖黄色,生长弱,生长不均匀,尤其是当你往田间看时,明显的是生长不规则,下部的茎尖呈黄色!
生姜线虫的发生条件
1.疾病和害虫感染土壤,线虫存活并在土壤中再次感染;
2.生姜被线虫感染,种子被疾病播撒,从而增加了传染源。
3.通风透气性好、土壤水分低、背风向阳、保肥保水差、易干燥的沙土有利于疥疮的发生。
4.其发生规律与普通根结线虫相同。大姜癞皮病发病期相对较轻,仅在田间零星出现。随着连作,洋葱、姜连种和线虫的反复感染,土壤中线虫数量增加,危害逐年增加。大姜癞皮病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将严重影响生姜的品质。线虫引起的伤口易被各种病原菌侵入,导致复合感染,导致生姜产量严重下降。
生姜线虫病的成因
种植面积的增加:生姜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整个区域种植结构单一,不仅为根结线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条件,也为根结线虫迅速扩展和危害逐年增加提供了适宜的越冬生境。
防治意识差:线虫病的关键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线虫病的最初症状在地下部分,这很容易被农民忽视。当它被发现时,症状已经很严重,很难预防和治疗。
生姜线虫病的发生原理
土壤中的病残体及线虫卵囊即为癞皮病的初侵染源,病姜种也是主要的传染源之一,但此时气温较低,线虫感染尚未进入明显阶段。
大拱棚生姜从5月中下旬开始进入三股权期,线虫逐渐进入危害高峰期,症状集中在7月份。
线虫首先感染生姜的根系,肉质根变得病态,变粗变短,根产生肿瘤和裂纹,从根尖向上腐烂,然后感染母姜和生姜。底部有突起的肿瘤和裂缝,阻碍了生姜的营养吸收和膨胀。地上部分的茎和叶变短萎缩,叶子上出现黄色斑点。随着生姜生长的加快,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产量下降了20% ~ 70%。在贮藏期间,线虫仍危害采收后的生姜块,严重影响生姜块的品质。
生姜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在防治生姜线虫病时,应同时考虑多种措施。
1.给土壤消毒。生姜种植前的土壤消毒能有效控制土壤中的病菌、线虫和一年生杂草,对防治重茬、死棵效果尤为明显。
2.补充全分解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它能有效改善生姜的生长环境,减少生姜疥疮的发生。
3.选用肥大整齐,色泽光亮的无病种姜。阿维菌素可用于浸种处理,控制生姜中残留的线虫和卵囊。
4.生姜不适合连作。与玉米、豆类等作物轮作3 ~ 4年,可明显减少各种土传病害和线虫的发生。
5.减少线虫基数和传染源。收获后,将姜类植物的病残体从田间取出,进行干燥、焚烧或深埋,以减少下一轮线虫的传染源。
6.基肥中添加石灰,叶面喷施过磷酸钙浸出液,可明显控制和减少病害,施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也可从根本上防止根结线虫的发生。
药物推荐:无线时
使用方法
(1)种植时,每亩用1-2瓶无线时混合土壤,然后均匀地撒在沟里,防止生姜结痂。
(2)6月中旬以后,是线虫感染的高发期,可用水冲洗1-2瓶/亩,或同时冲优质海藻肥,可有效抑制癞皮病的发生,起到壮根护姜的作用。
(3)7月中旬以后(一般在秋季前20天左右),病害症状开始集中出现,病害植株生长缓慢,根尖受损,新根少。每亩可使用1-2瓶无线时(重度地块可增加剂量),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