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种植中,不可避免出现根结线虫为害的现象。而在我们防治线虫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化学农药越来越不管用了,药越打越勤,线虫依旧年年发生。如何解决化学农药防治根结线虫持效期短的问题,成为了业界探讨的热点。
设施蔬菜种植中,不可避免出现根结线虫为害的现象。而在我们防治线虫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化学农药越来越不管用了,药越打越勤,线虫依旧年年发生。如何解决化学农药防治根结线虫持效期短的问题,成为了业界探讨的热点。科学家们普遍的观点就是抛弃化学防治,寻找新出路——淡紫紫孢菌!为什么淡紫紫孢菌会成为解决线虫防治难题的希望呢?国内外科学家给出了这几点解释。
一、化学农药利用率低
我国化学农药利用率普遍比欧美发达国家低,通常打到靶标作物上的农药利用率大体上为35%左右,其他大部分农药都流失到非靶标作物、土壤或水域中。主要有这几种原因:
一是施药机械落后;
二是施药手法错误;
三是一些化学农药遇水易分解;
四是不分病、虫害滥用农药。
二、淡紫紫孢菌以触杀为主
农药防治方式大概分为胃毒、内吸、熏蒸、触杀等等方式。
淡紫紫孢菌防治害虫的方式以触杀为主。首先是附着在害虫体表,条件适宜下生成侵染钉,分泌几丁质酶破坏害虫体壁,从而入侵到身体里。这种方式增加了淡紫紫孢菌的侵染几率,也就提高了淡紫紫孢菌防治线虫的效率。
三、线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性
害虫普遍存在着抗药性,而传统化学产品防治害虫的机制十分单一,一些抗性较强的害虫一次没有被化学农药杀死,就能将抗性基因遗传到下一代,使下一代获得更强的抗性,一代一代累积,最终导致线虫对这个产品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
虽然轮换药剂是一个解决抗药性的方法,但这终究只是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为什么线虫就不会对淡紫紫孢菌产生抗性呢?
上面说到淡紫紫孢菌孢子入侵到害虫体内后,就会通过吸取害虫体内的水分、营养来繁殖,最终长满害虫整个血腔、身体组织。
而在这过程中,淡紫紫孢菌还会分泌一些几丁质酶、脂酶、草酸钙结晶等次生代谢产物,损坏害虫的运动机能、干扰害虫的新陈代谢,使害虫致病;同时淡紫紫孢菌也能分泌一些蛋白酶,对线虫起毒杀作用。
因为淡紫紫孢菌的致病致死机制复杂,害虫就不会产生抗性。目前也无线虫对淡紫紫孢菌产生抗药性的相关报告。
四、淡紫紫孢菌抑制线虫整个生命周期
几丁质酶的一大作用就是分解害虫的体壁,侵入害虫体内后菌丝四处穿透并充满整个体腔,最终害虫新陈代谢紊乱,对线虫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有抑制作用,能大大降低线虫的为害程度。
五、化学农药杀虫不杀卵
害虫抗药性累积的一大原因就是遗传,而通常大多数化学杀虫剂都只杀幼虫和成虫,不杀虫卵,也就导致了害虫抗药性累积起来,最终导致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持效期短。
根结线虫的卵与大多数害虫卵一样,都有一层卵壳,也就是几丁质壳,这层保护膜不仅仅阻挡了化学杀虫剂,更是能让害虫抗寒抗旱,能让害虫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孵化出来继续为害。
淡紫紫孢菌分泌几丁质酶,就能提高淡紫紫孢菌对线虫卵的寄生率,在冬季清园的时候使用,就能清除田地土壤、残根中的越冬线虫卵或是卵囊。
虫卵彻底防治住了,所以持效期就长!
六、化学农药易烧苗
化学农药使用不当易造成烧苗或是药害。
而淡紫紫孢菌在繁殖过程中,还能分泌类似吲哚乙酸的物质,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根系层扩大,更好地吸水吸肥,使植株生长壮健。
另一方面,植株长势好,再加上淡紫紫孢菌分泌功能酶的诱导作用,使植物产生防御反应,增强抗病性,抗根结线虫性能就强。
七、淡紫紫孢菌改善土壤
市场上的淡紫紫孢菌产品无线时,无线时是采用高活性的淡紫紫孢菌+独特的天然有机质吸附性传导物质研制而成的微生物菌剂,含有丰富的有益活性菌,通过人为的向土壤补充有益菌,能够抑制土壤当中的病原微生物,解决重茬障碍,减少线虫的发生,消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根结线虫是一类植物寄生性害虫,常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胡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对葡萄、柑橘、香蕉、火龙果等果树也危害很大。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土地线虫发生面积已经超过2000万亩,仅仅因根结线虫造成的农业损失已高达700亿,即将成为作物第一大病害!
而淡紫紫孢菌不仅能比化学农药更有效地防治线虫,解决防治持效期短问题,还能促进作物增产;没有化学农药残留,也保证了蔬果的品质,多方面效益使农民增产增收。
由此可见,防治根结线虫,保护作物健康生长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