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干旱少雨,这给蓟马的生存创造了条件。蓟马虽然个体微小,但是在防治上却是个大难题,基本上是年年防治年年发生,在个别地方,更甚至一年比一年暴发。究其原因,还是防治方法用错了!难怪蓟马治不住,治蓟马用什么药效果好?
蓟马会在田间杂草上生存繁殖,然后再转移到夏季作物上,虽然拌种能减轻一部分的危害,但是今年一些地区天气干旱、少雨,这给蓟马的生存创造了条件。蓟马虽然个体微小,但是在防治上却是个大难题,基本上是年年防治年年发生,在个别地方,更甚至一年比一年暴发。究其原因,还是防治方法用错了。治蓟马用什么药效果好?
01早期危害不易发现
蓟马成虫、若虫危害新梢嫩叶,被害叶片向反面纵卷成波纹状,不能充分展开。叶片被害后,对光可见叶肉出现黄色锉伤点,继而失去光泽,僵硬变厚、变黄,容易脱落。顶芽被害,抑制生长点,出现枝叶丛生或萎缩状。
就拿玉米来说,蓟马是玉米苗期主要的虫害,体型小,而且一般在玉米心叶内危害,昼伏夜出,在田间观察苗情时农户往往看不到虫体,只看到了玉米叶片扭曲,有蓟马危害的痕迹,很容易错过最佳的防治期。
一旦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蓟马种群世代重叠,基数庞大,甚至在单位叶片上数量能达到上百,这个时候要想防治其实就已经晚了。用药少没有效果,用药多了,就会产生药害。
另一方面,蓟马的这一危害特点,其实也形成了蓟马的保护外层,如果药剂喷雾没有喷到关键部位,也就会使药效大打折扣。
02依赖化学农药
在防治蓟马时,喷洒杀虫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多数农户也特别依赖农药的使用,选择的药剂类型比较单一,盲目的增加药剂用量。
蓟马对现在市场上常用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等,或多或少已经产生了抗性,甚至在个别地区已经产生了中高抗水平。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户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蓟马种群世代重叠,抗性水平不同,等发展壮大后大量喷洒农药,导致蓟马对多数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针对蓟马抗性问题,选择复配药剂比如琦蓟,生物化学结合的方式是不错的办法,延缓抗性。
03喷洒农药带来的三大副作用
其一就是上面提到的抗性增加。
第二就是植株抗性减弱。
植物自身就有一定对害虫的抵抗能力,这一点在野生植物上格外明显,但是随着人工栽培、大棚栽培越来越普及,即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弱。
因为随着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它们不需要自己合成抵御外部不利因素的各种营养物质就能长成。比如大量使用铜基杀虫剂,作物就会减少铜元素合成。化肥、化学杀虫剂虽然可以帮助作物抵御病虫害,但是同样也导致作物自身抵抗力下降。
这方面很像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而使自身抗病能力下降一样。
第三就是天敌生物锐减。
在正常自然生态环境中,天敌生物是抑制害虫繁殖生长的最重要因素。
蓟马的天敌生物也是非常多,主要为捕食性天敌,包括小花蝽、螨类、赤眼蜂科、纹蓟马科、亚洲草蛉、白脸草蛉、塔六点蓟马、蜘蛛类以及一种食虫菌等。照理说这么多的天敌生物,蓟马是不可能年年发生的。但是随着大量杀虫剂滥用,天敌生物也被杀死了,蓟马失去了最大的种群控制因素,因此大量发生。
04阻击蓟马抗性
综上,要想阻击蓟马抗性,并且保护天敌生物,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采用更安全的方式来防治。
①采用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
②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结合噻虫嗪。
绿僵菌为活体真菌微生物,能够靶标触杀蓟马、蚜虫、粉虱等抗性小虫,安全无污染,不伤害天敌生物,对生态环境友好。
此外,绿僵菌结合化学杀虫剂,生物化学联用,既能减量化药、延缓抗性,又能标本兼治,提高防效。
为什么用了绿僵菌没用效果?
①绿僵菌为活的真菌,要避免高温强照,再加上蓟马在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是活动期,在这些时间段防治更高效;
②清除田间杂草,防治时还可以喷洒墙壁缝隙,减少蓟马栖息场所;
③将蓟马危害与一些真菌性病害搞混,比如锈病为真菌性病害,而绿僵菌也是活体真菌,如果用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剂,也会杀死绿僵菌。
05培育抗病植株
如果持续使用含量高的水溶肥或者高磷性质的肥料,会造成叶片植株极速老化,比如豆角,这个过程豆角豆荚的质量就会不好。过量的激素使用也会使叶片扭曲变形。
通过增施有机肥、生物肥,培育抗病植株,就能大大减轻蓟马危害。
蓟马的防治一定要趁早,田间还可以悬挂蓝板来起到引诱成虫和提醒的作用。除了直接造成危害外,有的蓟马还会引发病毒病的发生。比如烟蓟马在一定条件下会传播番茄斑萎病毒,西花蓟马会传播番茄斑点萎蔫病毒、烟草条纹病毒等,严重危害番茄、烟草、莴苣、菠萝、马铃薯等经济作物!
所以,防治蓟马一定要趁早,小心后期蓟马防不住,严重破坏作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